当前位置:三湘统战网>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

李兴魁:民情日记

2013-10-16 10:15:47  来源:  作者:省台联会 李兴魁

10月8日至10日,我参加部机关干部第三批“住农家、听民意、体民情”活动,住进古丈县断龙乡坐苦坝村拉铁枯组村民黄昌金家里,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3天的实地生活体验,了解了群众期盼诉求,体验了群众生产生活,感受了群众淳朴热情,也连接了群众路线教育的“地气”。我以为,参加此次活动使自己在理想信仰、勤劳俭朴、为民务实、生活态度等方面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洗礼,这样的经历定将终生受益。

8日下午3点多,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到达古丈县红石林景区,这里离村民家里还有几公里路,由于进村的路不太好走,大巴车不能开进去,我们分组乘坐乡政府派来的小面包车往村里去。这条路的路况确实很差,弯多、坡陡、路窄,简单的泥土路面高低不平,中间铺了少量的碎石,车辆行驶在路上颠簸摇晃,晴天一路灰,雨天一滩泥。自己老家在农村,也去过省内许多农村,这些年经过通村公路改造工程,大部分乡村道路都已硬化平整了,但这条路经过好几个村,应该说是主要的乡村道路,沿途都是这种毛石泥土路,我在想,道路不通畅也许就是这里贫困欠发展的主要原因吧。

下午420左右,我们到达村里,我和黄埔同学会徐建洪同志同住村民黄昌金家里,他是拉铁枯组的组长,我们称他为“黄组长”。黄组长到马路上来接我们,从马路到住户家里大约100多米,一路下坡,说是“路”其实根本不能叫路,坡又高又陡,没有阶梯,只有一些经常走路形成的小土墩,我们就顺着这些小土墩走,一路蹦来蹦去、摇摇晃晃,像跳舞似的,100多米我们走了五六分钟才到家。

黄组长今年57岁了,有3个小孩,一男二女,大的儿子和小女儿在外打工,大女儿已出嫁成家,上有92岁的老父亲,由兄弟仨轮流照顾。值得一提的是,黄组长的老婆在20多年前,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走了,至今没有回来,当时三个小孩,大的7岁,小的才1岁多,都是老黄一手拉扯养育成人,因为考虑孩子们的感受,他也一直没有再娶,20多年就这样在辛苦劳累的生活中抗争执着。但现在,小孩找到了他们的母亲,也经常有联系,老黄并不反对,说毕竟她是孩子们的亲生母亲,我没有必要阻止他们。说到这些,老黄哽咽了,泪水在眼里打转,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听了也觉得心酸,赞叹老黄不愧是一条真正的汉子。其实,老黄在村里也算是个文化人,高中毕业后去部队当了4年兵,入了党,身材高大,年轻时也比较帅气,只是身处贫困地区加上家境贫寒,使他承受了常人不会经历的辛酸过往。

这里的群众特别淳朴热情。黄组长特地把小女儿叫回来,为我们铺床,换上崭新的床单被套,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为我们准备了毛巾、花露水、衣架、拖鞋、纸巾、漱口杯等生活用品。我还去了另外几户住户家里,他们也都非常热情好客,为我们到来做了精心的准备。村民常年形成的习惯,一日三餐都吃米饭,黄组长为我们做了自家烟熏的腊肉,宰了自家喂养的乌鸡,准备满桌丰盛的菜肴招待我们。第二天中午,在老黄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同行的8位同志都在他家里吃饭,他一个人生火、洗菜、切菜、炒菜、煮饭全包揽,还买来了花生牛奶等饮料款待我们,大家纷纷称赞老黄热情、淳朴、实在,甚为感激。我从家里带了一床新毯子、一件新T恤和两包海南特色食品,送给老黄做见面礼,他反复推辞,好不容易才肯收下;第二天晚上,我们向老黄付食宿费时,他也霸蛮不肯收,我们劝说得快“生气”了,他才肯收下。这里的群众就是这样淳朴、善良、实诚,他们认为我们是省里的干部下来体察民情,肯定要当贵客相待。但我们觉得过意不去,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同群众在一起,和人民在一起,我们才会增长做人的硬气、干事的底气、为民务实的“地气”。

在实地考察以及与住户和村民的沟通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坐苦坝村地处湘西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耕地少,山地多,水源缺乏,靠天吃饭,群众普遍比较贫困。个人以为,改变该村的贫困面貌,一是修好路。把村里的环村道路拓宽、平整、硬化,同时马路到村民家里的小路也要适当修缮,可用石头等材料搭建台阶,只有路修好了,出行才方便安全,与外界的联系才能拉近,村里的农产品外销才更加便捷。二是培育支柱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和专业营销公司,引导村民科学种植和管理,做大做强油茶、烤烟、茶叶等特色产业,使群众的辛勤劳动成果最高效率转化为货币资金。三是完善生产生活设施。村民生活用水最为迫切,建议通过打井、架设管网、修建蓄水池等办法,把水引进到各家各户;据了解,今年天旱,村里有30%的水稻绝收,沿途还看到有些烟叶、玉米等庄稼枯死在地里,因此要大力修缮水利设施,改造农田耕地,逐步改善靠天吃饭的面貌;有村民建议,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村里添置一台收割机,以提高生产效率,确有必要。

此次“住农家、听民意、体民情”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动实践,机关干部要走进群众察实情、贴近群众接地气、感受群众常体验,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常怀忧民之心,常解民困民难,常思为民之策,才能忠实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这条执政为民的生命线。

投稿邮箱:hnsxtztg@sina.com
联系邮箱:hnsxt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