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湖面上,成群的白鹅游来游去,时而高歌,时而嬉戏,昔日偏僻的小山沟—茶陵县舲舫乡长鸭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群白鹅的主人是一位返乡创业的退伍军人——陈见林,自创建顺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宏旺鹅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 “鹅司令”。
1995年,多次荣获 “优秀士兵”称号的陈见林因执行任务时负伤,不得不离开部队。退伍不褪色,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干劲在广州打拼:开过货运车、经营廉价租房、大桶水、投资餐饮业。2005年,陈见林正值事业上坡路时,他做了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决定—回家乡茶陵创业,他放弃了生意火爆的餐饮店,毅然决然地踏上回乡创业的道路。
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不支持,陈见林面临着比创业初期更艰难状况:如何规划、如何筹资、选择哪行发展。军人出身的他,字典里没有“难”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茶陵又属于丘陵地区,山地资源丰富,适合养殖白鹅,于是他立马决定投资养鹅,在离家不远的舲舫长鸭村成立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陈见林边学习边摸索,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养殖场当家、把鹅当孩子一样打理着,恨不得寸步不离。慢慢地,养殖场有了产出,也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影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初,致富后的陈见林主动找到县委统战部和县扶贫办,他说,“报答故乡一直是我的梦想,报答父老乡亲更是我一生的追求,我要加入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大军”。他的做法是,每年为贫困户免费发放鹅苗,免费发放技术资料,定期深入贫困养殖户家中指导养殖,按每户领30-50羽算,半年可产蛋400枚左右,市场价4元计算,可卖1600元,老鹅市场价每斤13元,一只鹅可卖150元左右,每个贫困户年增收至少5500元,解决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目前,已经帮助茶陵县9个乡镇(街道),18个贫困村,共统计发放鹅苗10万余羽,1600余户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
近年来,茶陵县委统战部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对全县回乡能人进行全面摸底,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给予其不同程度的指导。针对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委统战部组织10余次70多人次、数十家单位对顺丰农业进行调研,为陈见林出金点子、想办法、解难题,并邀请高校养鹅专家到公司指导,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养殖场地扩展到1100多亩,水果种植150亩,草地200多亩,鹅栏舍10000余平方米,育雏室、孵化室2000多平方米,存栏种鹅2万余羽以上,每年出栏各类商品鹅达20万羽以上,优质鹅苗30余万羽,销售各类商品鱼42万余公斤,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与国内多家大型鹅业公司和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学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多次被有关单位评为先进、退伍军人创业典型,2014年被评为株洲市“吴运铎创业”典型代表,2017年被评为茶陵县首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优秀代表人士,2018年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拟报为市级“同心项目”。
编辑:徐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