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湘统战网>机关党建>党建工作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郑和泽:立足长远 勇于担当 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019-05-17 16:32:00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郑和泽

  还记得在14年的时候,关注了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小组”,通过一个小小的微信公众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遇到有感触的还时常发个朋友圈。如今,正好有机会重新阅读《习近平在正定》这本书,从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开始的地方开始,重新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光辉历程,体会颇多。本书不仅仅是谈习近平在正定,更重要的是,它谈的是习近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它代表了习近平执政初期的思想体系。下面我说点看完这本书后的几点体会。

  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长远规划、纵深发展的宏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在深入了解正定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了正定的战略定位和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正定应该走“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就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打入石市、挤进京津、冲向全国”的经济发展路子。习近平虽然已经离开正定30多年了,但正定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了下去,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事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正是因为习近平定的发展的基调立足于全国经济这盘大棋,也充分考虑了正定的地理优势、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有种把握大局大势的能力,所以能站得高,看得远。现如今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大战略,也是立足于世界经济这盘大棋,也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又何尝不是正定战略的扩大版,让人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充满信心。

  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人才观念。在这本书中,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用人观念非常深刻。198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制定了广招人才的《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它还有个名字,就是正定“人才九条”。我还专门搜索了一下这个规定,内容非常丰富,我就不一一叙述。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其中一条“树立新时期用人观点,凡有技术专长的一律接受,包括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过去犯过错误已经改正的”一律接受。这就是习近平的用人之道,容人之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把有才能的充分应用到每个岗位上,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才能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正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一群群人才,邱斌昌也好,王玉廷也好,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才,在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正定之后,正是他们继续延续着习近平治理正定的理念,让正定“众人拾柴火焰高”,经济越来越繁荣,发展越来越快。

  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爱民如子,敢于担当的民生情怀。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正定之前,正定一直带着“高产穷县”的帽子。为什么高产却穷呢?因为上缴的粮食数量不合理,老百姓负担太重。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向省里领导汇报,经过调查研究,考虑到正定的实际情况,决定给减掉2800万斤,切实解决了正定的粮食问题。面对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还是有很多领导同志是知道的,但有些干部没有这个胆量去报告,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同志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承担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敢,那是因为他心里装着群众,敢于为群众担当的体现。我一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比如现如今全国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记了老百姓的疾苦,一直想着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一心使得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的体现。

  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脚踏实地、千磨万励的基层意识。韩非子曾说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总书记本可以选择安逸地留在北京,但是他选择了从基层起步,把正定县作为他从政的起点。因为基层能够面对更多复杂的事情,会具备更多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基层大部分时间是一把手或者主要负责人,能更多地把自己的政治抱负付诸实施,把自己的理想转换为现实。从县里到市里、从市里到省里,再从省里到中央,从基层开始,一步步走来,行千山万水,走千村万寨,入千家万户,吃前村万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艰苦磨砺,完成了凤凰涅槃的蜕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启示,三言两语道不尽。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基层还是在机关工作岗位上,我们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村谋村、在局谋局、在处谋处、在部谋部。我们也需要学会用宏大格局去思索持续发展、用长远眼光去思索用人之道、为人民的利益勇于担当,因为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在基层或者机关的领导岗位上。唯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楷模,多学习借鉴习近平总书记的优良品质、发展理念、用人理念,才能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情,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徐箐梓

投稿邮箱:hnsxtztg@sina.com
联系邮箱:hnsxt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