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湘统战网>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动态

不负时代 ——4位湖南“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故事

2019-09-05 09:04:4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苏莉 黄震宇

  不负时代

  ——4位湖南“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故事

  8月底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100名民营企业出资人、个体工商户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受到表彰,我省4位非公人士获评。他们分别是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浏阳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可大、株洲瑞德尔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应新和芷江胡杨雕刻工作室负责人胡杨。

   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4位非公人士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他们的创新创业路上有哪些动人故事?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4位受表彰者。

   何清华:创业20年,一直走在创新前沿

   [获奖感悟]

   “党和国家重视非公经济,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我将继续不负这份荣誉,实现更多更大的社会效益,为‘装备制造、立国之本’贡献绵薄之力。”

   [故事]

   1999年,53岁的中南大学教授何清华勇敢地作出决定:筹资50万元成立长沙山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河智能)。他在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租下一处闲置厂房,购买了一些二手设备,山河智能开始生根发芽。何清华创办公司的初衷,是让自己的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产品。公司创立之初只有一种产品,就是何清华拥有发明专利的液压静力压桩机。这个产品原创性很强,高效节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因此很受市场欢迎。公司成立当年就实现了盈利。

   今年73岁的何清华,只要不出差,必定要到公司的生产车间巡视一遍。这位教授出身的董事长,创业20年,一直行走在创新之路的前沿。他的办公室,至今仍然设在研发中心。他会亲自对公司研发人员提出的新技术、新概念进行把关。在他的率领下,山河智能走“先导式创新”之路,聚焦装备制造,以差异化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之一,位居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

   [档案]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三等奖各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授权专利311项,其中4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牵头或者参与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29项;曾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奖、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第四届光召科技奖等。

   罗可大:十多年如一日投身产业扶贫

   [获奖感悟]

   “接过奖状奖牌时,感到自己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作为非公人士,要以党建引领企业健康发展,同时继续积极投身精准扶贫,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故事]

   作为一名企业家,罗可大有个习惯,就是每个月都会去贫困村调研,调研的主题是农业产业如何帮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一个好的产业,才是永不撤退的‘扶贫队’。”作为湖南省政协委员,罗可大多次呼吁,产业扶贫要用好企业这只“手”。这也是他率领自己的企业十多年如一日投身精准扶贫的实践经验。

   从2006年开始,罗可大率领集团将扶贫帮困的重点放在武陵山集中连片区域,积极探索企业参与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产业帮扶模式,促进贫困地区群众生产致富,也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扶贫过程中,罗可大还以党建工作作为切入点,创新“党建互帮”模式。集团党委与贫困村结成党建互帮互助对子,出资建立党员学习室和活动室,帮助村里开展党员远程学习活动,培养致富人才,增强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同时,吸纳村干部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将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经验带到干部和农户中,培养了创新型干部、新型农民和农村经纪人。

   [档案]

   浏阳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获全国“关心关爱优秀民营企业家”“产业扶贫先进个人”、湖南省“模范共产党员”、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等荣誉。2007年以来,他率领企业和员工,积极投身精准扶贫行动,组建旱杂粮专业合作社31个,覆盖和带动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内蒙古、江西6省区22县45个村,近2万户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李应新:打造中国制造烧结炉

   [获奖感悟]

   “感谢国家给我们创新创业的平台,感谢地方政府为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支撑,让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创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研发和生产。”

   [故事]

   一家成立只有8年的冶金设备制造企业,产品成功替代国际大品牌,价格却只有其三分之一,不但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更成功走出国门,走进日本、欧盟等制造业强大的国家及地区。这一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李应新。

   2011年,搞技术出身的李应新创办了株洲瑞德尔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冶金设备研发,公司拳头产品为压力烧结炉。

   一开始,烧结炉领先技术掌握在德国等制造强国手里。公司成立之初,只能接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改造业务。为拿下关键技术,李应新成立专门的研发部,每年增加研发投入,引进工业自动化等专业的高水平技术人员,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上海材料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及院校长期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一边消化吸收德国产品的技术,一边进行适应国内市场的“微创新”,株洲瑞德尔还可以根据不同烧结材质需求提供定制化生产。在为株洲某大型企业开发产品时,李应新带着技术人员,连续2个月反复调整工艺,改进设计,终于开发出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产品。这家企业一口气买下几十台瑞德尔的炉子。更令李应新骄傲的是,“瑞德尔制造”还敲开了以高要求著称的日本企业的大门,打入国际市场。

   [档案]

   株洲瑞德尔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烧结炉产品生产能力及服务能力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有力地促进了硬质合金行业产品制造水平的提升。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小巨人企业,连续4年被评为高新区瞪羚企业。

   胡杨:明山石雕薪火传人

   [获奖感悟]

   “这次获得表彰,更是一种鼓舞。今后我会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优势,为推动我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故事]

   胡杨初中毕业后拜师学艺,开始接触明山石工艺品雕刻。他虚心好学,潜心钻研,很快掌握了明山石雕技法,并擅长因材施艺,在众多工匠中脱颖而出。

   胡杨对石雕创作精益求精。他进山采集样板石时,发现一块石料俏色突出,回家后,他夜以继日,精雕细镂。2个月后,作品《衍》完成。该作品代表中国参加在科威特举办的“杰出世界手工艺品徽章认证”,获得徽章。

   与所有侗族民间艺人一样,胡杨对侗族文化传承有一种自觉。他告诉记者,相比国内各大砚种,沅州石雕没有一本详尽的学术理论专著,技艺传承进入濒危状态,这些都需要一步步去完善。

   采访中,胡杨讲述了一个经历:有一次,他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时,发现展厅里面有一群孩子,或坐、或站、或蹲在地上,手里拿着画笔和画夹写生。胡杨想到,家乡的孩子们,要是也有机会能在博物馆里享受文化的盛宴,该多好!他有一个梦想,希望在沅州石雕原产地芷江留下一个沅州石雕博物馆,弥补这方面的文化缺失。[档案]

   芷江胡杨雕刻工作室负责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雕塑技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沅州石雕(明山石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从事沅州石雕、砚台、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2018年实现产值500万元,带动就业121人,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编辑:徐箐梓

投稿邮箱:hnsxtztg@sina.com
联系邮箱:hnsxt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