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湘统战网>统战人物

刘友梅:愿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贡献余力

2019-09-16 10:37:30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者按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湖南省委统战部近期将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湖南党外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优秀党外知识分子担当作为、奋斗奉献的典型事迹,示范引领全省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智慧和力量。即日起,湖南日报、新湖南、华声在线,湖南卫视、湖南广播传媒中心、湖南经视、芒果TV,红网、时刻新闻、三湘统战网、三湘统战公微等多家媒体将推出党外知识分子先进人物事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我将电力机车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从‘韶山1’一直到‘韶山6’ ‘韶山8’,他们都倾注了我全部的心血”。刘友梅自豪不已。

  9月5日,记者走进“中国电力机车之父”刘友梅的办公室,清瘦的身形、和蔼的笑容、矍铄的目光、洪亮的声音……刘友梅谈起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电力机车,满是激情。

  已经八旬高龄的他仍然在工作一线,书柜里满满当当装着的都是关于电力机车领域的书籍、资料、模型,他说道,为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事业发展我义不容辞,奋斗终生。

  

  从‘韶山1’一直到 ‘韶山8’ 互相见证成长

  1961年,刘友梅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便与班上20多位同学一道来到了位于株洲的田心机车厂(中车株机的前身)。一开始,他并没有分配到技术岗位,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车间里与工人们打成一片。有理论基础,又有一线实践,他很快成为大家眼中的“电力机车活字典”。

  机会,永远青睐于有准备的人。1968年,株洲电力机车厂领导班子经过慎重考虑,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让表现优秀的刘友梅挑大梁,担任韶山1型8号车的总体设计师。

  “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鸭梨山大啊’。”接过任务的刘友梅,每天都是打着十二分精神工作,他带领研制组的同事们一起对韶山1型机车进行了3次重大技术改造,同时实施了电力牵引技术的3次创新,终于取得成功。

  1968年,韶山1型8号车成为我国第一台投入商业运营的电力机车,并开始批量生产。“你以为这样就轻松了吗?”刘友梅反问着对记者说,这反而“鸭梨更大了”。为了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行。我在机车底下,一躺就是2年,“躺着干啥?”检测故障、保障安全啊,那可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白天跟车跑,晚上检查机车。就这样在刘友梅的不懈努力下,又对韶山1型8号车进行了3次重大技术改进,到221号机车最终定型,推动中国铁路运输实现了电;气化的梦想。

  从“韶山1”一直到“韶山6”“韶山8”,电力机车重载牵引从0.5万吨到1万吨、3万吨,中国电力机车制造每一个突破,都倾注着刘友梅的心血。他见证了机车的成长,自身技术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创新引领 不断推动中国轨道交通高速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期待铁路交通运输更加快捷和舒适。上世纪末,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技术进入转型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成为世界主流。

  刘友梅始终瞄准电力牵引传动的世界水平,致力中国电力牵引事业上水平。

  为了考察一台从外国租赁来的交流传动高速列车,刘友梅曾冒着酷暑,五次带领科研人员到广深线进行实地研究,在室温达到四五十摄氏度的机车主机房里,一待就是数小时。

  2000年,在他的全力推动下,时速200公里、单轴功率1200千瓦的国内首台交传客运机车“蓝箭”号诞生,其性能完全可以匹敌西欧国家同类先进产品,但成本只有其一半。

  采访过程中,刘友梅反复提及的几个词:“创新、绿色、智能。”

  诚然,在“绿色”“智能”理念的驱动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首创了全程无网储能式城市轨道交通新模式,自主研制成功世界首列超级电容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世界首次提出了将储能技术与低地板技术有机结合的理念,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全程无网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实现车辆无网运行和能量准守恒循环利用,突破了我国在储能式交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储能式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完全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而这些或多或少都有倾注着刘友梅教授的心血和身影。

  虽已81岁了,但刘友梅院士依旧忙碌。因为身体的缘故,他不能奔赴一线参与“战斗,”但是他依然在轨道交通装备事业人的背后发光发热。

  编辑:徐箐梓

投稿邮箱:hnsxtztg@sina.com
联系邮箱:hnsxt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