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湘统战网>党外知识分子>人物风采

吴金水:钻到土壤里做学问

2019-04-19 10:54:21  来源:三湘统战  作者:纪红建

  

  从事土壤生态与农业环境领域的研究,取得发明专利三十二项,制定国家标准两项,多项成果列入国家环保新技术名录,并在南方十省市区广泛应用。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被评选为湖南省第二届十大同心人物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

  钻到土壤里做学问

  风吹草动,捎来了沁人心脾的丹桂香。水杉成行,对望着碧绿成片的茶树林丛。鱼虾俏皮,嬉戏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这样的景色,现在在长沙县到处可见。

  早年,长沙县普遍养猪,农田和水体污染严重,甚至有些地方已是满目疮痍。现在,长沙县已经跻身全国现代农业和生态宜居样板县之一。

  这一切,源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008年,吴金水带领团队在长沙县金井镇筹建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

  

  严谨的工作

  “我们深知,这样的主题不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之列,也意味着可能长期得不到台站的基本运行经费支持。但我们一致认定要面向农业生态技术与污染治理,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方式。”站在今天的青山绿水里,吴金水感慨万千一开始,长沙站的成立本就是临危受命。在当时,解决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成为国家当务之急,科研人才必须深入实地去探索,去研究。

  成立之初,长沙站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也正是农业的污染治理问题。经过十来年的努力,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发明的技术和模式目前已经进入大范围推广应用阶段。

  这一切所得,领头羊吴金水功不可没。

  今年五十七岁的吴金水出生在湖北武穴一个普通农家,从小就在泥巴地里、植物堆中打滚,他对植物和土壤有着天生的热爱。

  1978年,吴金水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拨春风,命运将他引向了热爱的农业,他来了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和农业化学专业。学习农业专业的好处是可以接近自然,而他恰恰乐此不疲。

  为了吸收更丰富的营养,1987年,吴金水漂洋过海,远渡欧洲,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英国洛桑实验站留学,并获得英国雷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他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农业和环境科学系从事研究工作。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他勤勤恳恳地研究英国的农业,他发现中国和20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的英国面临相似问题,农业已经到了农产品和乡村发展提质的新阶段。

  

  深入农村调研土壤生态与农业环境

  1998年,吴金水毅然回国,从此,他将满腹的农业知识应用于广袤的祖国大地上。1999年,吴金水被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聘为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和知识创新研究员。从回国至今,他一直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

  这些年,吴金水带领团队在土壤生态与农业环境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亚热带农田固碳减排和流域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国内外领先的基础性重大研究突破,确立了亚热带稻田的碳汇效应并系统阐明其生物地球化学机理;率先发现土壤微生物的碳同化功能并明确其功能微生物种群及碳同化机制,估算了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构建以“控需求、减投入、阻迁移、治排放”为基本模式的流域农业环境污染源头防控体系,成功研发出养殖业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和集水区径流系统氮磷生态拦截技术体系,并已在湖南省和浙江省开展大范围应用推广;构建了基于亚热带农业区生物质资源—养牛业—高值种植业(蔬菜)为基本模式的生态高值循环农业体系并在长沙县金井镇设置试验与示范基地……这些重要研究进展将对我国特别是农田固碳减排,流域农业污染治理和生态高值农业发展发挥科学指导作用。

  在这期间,吴金水多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在第十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吴金水提出了“在湖南株洲老工业基地重金属污染区建设生物质能源基地”“长株潭城郊区构建生态高值农业圈科技试点”“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的议案”“关于实施泛洞庭湖流域低产农田增粮科技工程的建议”等诸多建议和议案,均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答复。

  

  潜心培养专业人才

  近十年来,吴金水还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外双边交流向国际上讲述中国创建的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生态防治技术和在应用上取得的优异效果,在国家部委组织和南方六省(区)的二十余市县组织的培训班作专题报告达一百余场。直接向农业、环保方面的政府官员、乡(镇)村干部和企业科技骨干传播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生态治理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

  不过,吴金水也深知,农业之道,任重道远,他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回国以来,他潜心培养专业人才。如今,他已经桃李满园,培养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达一百余名。

  “中国的农业必须转型发展,提高整体效应,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农业的结构也要重新组合,构建多功能农业系统。”根植于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吴金水发自肺腑,一语中的。

  编辑:徐箐梓

投稿邮箱:hnsxtztg@sina.com
联系邮箱:hnsxt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