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湘统战网>多党合作>人物风采

周宏灏: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2019-03-26 17:19:44  来源:三湘统战  作者:胡启明

  

  周宏灏院士是国家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开拓者和带头人,个体化医学奠基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张针对具体疾病的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启动了以遗传药理学为基础的“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

  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

  2015年,在湘雅医院的迎春文艺晚会上,作为晚会的压轴节目,一首《阳光路上》,赢得在场的所有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仿佛晚会刚刚进入高潮……

  这位歌者,正是民盟会员,年近八十高龄的周宏灏。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中南大学医学检验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临床药理国家培训中心主任。

  

  深情回忆三十年前回到祖国

  现场的气氛,似乎又唤起了他深沉的记忆。

  那是1991年,周宏灏在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实验室做科研,无论科研条件或生活环境都很优越,做得可谓有声有色。此时也正是他刚刚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且在国际医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时期,时任湖南医科大学校长的罗嘉典到美国看望他,并盛情邀请他能回国工作。老朋友一见如故,倾心相谈。周宏灏是一个特重感情的人,他被罗校长的一番诚意和执着深深打动了。他谨记着茅以升的一句话:“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于是,他谢绝同事和美国校方的挽留,毅然决定举家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从零开始,带领他不多的硕士研究生、博生研究生开始了国内还尚属一张白纸的个体化医学研究。哪知道一干就快三十个春秋,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发现和阐明了遗传因素引起药物种族和个体差异的若干现象和机制及其 规律,建立了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

  

  指导学生

  周宏灏总是不断告诫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重大需求结合起来,事业才有发展,才有意义。

  周宏灏的人生是坎坷多彩的,他经历过抗日战争,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转业,大学任教,香港进修,出国研究,然后回国建立队伍和学科……这几十年的艰难曲折,几十年的追求与奋斗,使他变得更加坚强,变得举事似山,行如流水。“要为国家做点事,还得有副好身板呢。”周宏灏说。因此,他在临近六十花甲时,又开始坚持游泳锻炼,至今已二十年,哪怕再忙碌的日子,他也要坚持每天游上一千五百米。这种对意志与品质的顽强磨练是持之以恒的。难怪,如今的周老,依然脸色红润,体魄健朗,步履坚定。

  

  临床药理研究所

  “科学掺不得半点虚伪。”这是周宏灏常常说到的一句话,他也一直将“科学、严谨、诚信、尽责”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一次,中国有若干篇论文被外文期刊撤稿,引起了一场风波。周宏灏几次召集他带的研究生和他领导的研究所全体师生开会,特别严肃提出诚信这个原则。他说做科研可不允许弄虚作假,实验数据绝不能造假,实验的原始记录一定要完整,要规范。他当然知道,一个学者的诚信与品德对于科学研究是何等的重要。他说:学术造假,就会害国害民。

  周宏灏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向来被国内外科学界传为佳话。他还有可贵的另一面,那就是在科研过程中,敢于大胆提出质疑。比如20世纪90年代,他发现同样症状的病患者,西方人用药的剂量与中国人不同,然而当初的解释竟是:“中国人的体重比西方人轻呀。”

  这时,周宏灏却不认同这一观点,他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还提出了种族用药差异的假说。终于,经多年的研究证明,他发现和阐明了遗传因素引起药物种族和个体差异的若干现象及机制与规律,建立了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启动了以遗传药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

  这是一项世界性的重大突破。

  周宏灏院士的科研成果,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编辑:徐箐梓

投稿邮箱:hnsxtztg@sina.com
联系邮箱:hnsxt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