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湘统战网>新闻中心>县区动态

经验交流|“丰”景这“湘”独好——探访乡贤商会聚力乡村振兴“湘阴范式”

2023-09-15 17:00:06  来源:岳阳日报  作者:冯元满 陈毅 周小平 张晗潇 李洁 刘睿

鹤龙湖镇乡贤文化馆。

鹤龙湖镇联星村“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今年来,湘阴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乡镇商会建设为平台,大力推进“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行动,以乡情为灯,以实干为基,推进乡友乡贤助力湖湘“千万工程”暨“我的家乡我建设”,掀起“衔泥归巢建家乡、返乡创业促发展、乡村振兴同心行”的热潮,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近日,岳阳日报“走转改”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湘阴县,探究该县如何以乡镇商会为平台,引导乡贤反哺家乡,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致富修路 乡村振兴的“先手棋”

蜿蜒的公路,碧绿的稻田,清澈的小溪,鸟儿时而嬉戏时而翩翩起舞。盛夏时节,来到湘阴县东塘镇杉塘坪村,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驾车穿行在牛大线至曾家七组“彩虹路”上,新改建的乡村公路刚刚完成了白改黑,路基也比过去宽了一米,现在村民出行更便利、更舒心。

“彩虹路”共计1.8公里,是该村1560名村民通往集镇的必经之路。杉塘坪村支部书记钟红介绍,“彩虹路”由乡贤李望高投资100万元领建,改造提升后,赢得当地群众连连称赞,彻底解决了车辆拥堵路况和道路环境,成为该村乡村振兴的一抹绚丽的色彩。

李望高是杉塘坪村丁头坝片区八组村民,2011年开始自主创业,从事建筑材料销售行业多年,并成立湖南高匠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公司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在业内颇受瞩目。

人在远方,心系家乡。李望高对家乡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说:“树高万丈,根在家乡,能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荣幸,只有家乡好了,我们的努力奋斗才更有意义。”

每逢节假日回家乡,李望高都会经常主动与村支“两委”交流商议,积极响应该县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号召,先后为家乡杉塘坪村道路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等捐资400余万元,累计建设7公里的公路。

“要致富,先修路。”农民因公路而富足、乡村因公路而振兴,百路通,则百业兴,百姓富。这是湘阴县乡贤帮助家乡修筑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一条条穿越田野、穿越乡村的道路,承载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希望和梦想。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回村种植樟树港辣椒后,我们收入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大家的小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多亏了我们村的‘辣椒书记’哩!他亦师亦友,对我们椒农帮助非常大。”樟树镇文谊新村村民吴坤说。

吴坤口中的“辣椒书记”是文谊新村党总支书记、湖南众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甘海波。2014年甘海波被家乡樟树港的辣椒“吸引”,回乡创业成立樟树港辣椒合作社,开始带动村民走上专业化生产辣椒的道路。

“经过专业化的生产经营,一年后,樟树港辣椒逐渐在全省‘走俏’,但我们并没有满足现状。”甘海波说,我们按照做实基地、做强产业、做响品牌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樟树港辣椒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品牌培育和科技创新,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周边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规模化生产和销售辣椒,使樟树港辣椒成为全国特色农产品和湖湘美食一张闪亮名片。

如今,文谊新村90%以上农户家里种植辣椒或从事辣椒相关的工作,樟树港辣椒种植面积233.3公顷,村民每种植0.067公顷(1亩)辣椒,最低收益3万元,最高可达1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小”辣椒“大”产业,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开创村民增收新局面。

在湘阴县,文谊新村并非个案。走进石塘镇白湖新村“艾伦·稻宏乐园”,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有现代化食品生产车间,而且配套建成了亲子研学旅行、企业团建等一系列文旅项目。这个占地10多公顷,集农业种植、食品生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由石塘镇携手湖南艾伦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已新晋网红打卡地,成为周边县市居民亲近自然、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更好赋能乡村振兴。我有信心,乐园的未来一定会更好,也将带动更多村民过上幸福生活。”透过“艾伦·稻宏乐园”董事长黄佳丽充满豪情的话语,大家仿佛看到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目前,乐园吸纳了周边165名村民就业,其中退捕渔民42名、脱贫劳动力14名。2023年预计营收可达500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湘阴县坚持“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按照“党委发动、支部推动、干部联动、主体带动”的模式,把培育优势产业、打造产业示范区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先手棋”,高位推动、部门协同、靶向发力,依托“生态美”,造就“百姓富”,各乡镇逐步形成禀赋独特的产业布局,“美丽经济”初显成效,构建了以蟹虾、辣椒、藠头、养生菌等四大产业为重点的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样、发展优势互补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的“晴雨表”

阳光下绿树成荫、花开草长,宽敞的柏油马路穿过村庄,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面面文化墙图文并茂,一场场文体活动精彩纷呈……走进湘阴县鹤龙湖镇联星村,浓厚的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扑面而来。

“人都有老的一天,我妈妈瘫痪多年,肯定会有不开心的时候,让她骂两句她就舒坦了。”这是联星村村民易金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二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料着重度肢体残疾的婆婆,易金华不愧“好媳妇”荣誉称号。

在家里,她总是一口一声“妈”,亲热地叫着老人。当老人心情不好发小脾气的时候,她就把委屈往肚子里咽,如今,易金华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婆婆逢人就夸自己媳妇好,说自己是村里最幸福的人。

“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在村民中选出传承良好家风的典型,弘扬家风家训,让全体村民以熟悉的身边人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乡风。”该村党总支书记甘立介绍,联星村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积极拓展村民生活方式,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做大家风品牌,打造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家风家训特色载体,持续夯实文明乡风基础。

在村支“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联星村先后获得“市级美丽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先后实施了道路维修、硬化、新建桥梁、新建文化广场等项目,村庄人居环境优美、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呈现出一派新农村秀美、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贵州“村BA”走红全国,鹤龙湖镇中国象棋“村甲”大赛同样出圈。前不久,在鹤龙湖镇乡友张一一的发起下,2023年首届和美乡村中国象棋“村甲”大赛在新河村举行,吸引了来自当地乡村和社区的六支中国象棋代表队、近百名中国象棋爱好者参赛。生动热烈的比赛场景,不仅为夏日的鹤龙湖增添一份生机,更是文化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的写照。

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让文明乡风为村民“塑形铸魂”,近年来,湘阴县坚持发展产业经济“硬实力”与强化乡风文明“软实力”两手抓、两促进,狠抓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治,突出培育践行文明新风,用乡风文明“软实力”筑牢乡村振兴“硬环境”。通过以乡风文明之“魂”引乡村振兴之“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升农村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新风、丰富文化底蕴,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文明新风徐徐吹进百姓心田。

乡贤力量 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湘滨镇陈卫投资2000万元回到家乡建立新厂,让3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石塘镇冯勇、冯伟兄弟,认领建设石塘镇高山村至白湖新村主干道拓宽提质项目;

鹤龙湖镇王晓璇、邓浏等乡友牵头领建公路项目总投资73万元,建成后,彻底解决了出入村部和学校道路狭窄会车困难的问题;

岭北镇文体馆升级改造项目由乡贤王强捐建,总投资约100万元,设有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及乒乓球台等,成为全镇广大群众休闲运动的新去处;

六塘乡龙潭村葛宏辉返乡创业投资800多万元,回乡开垦40公顷荒地,拿起锄头当起“新农人”,带动当地30名群众就业;

南湖洲镇赛头口村刘建国回乡投资创办湖南百树山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帮扶困难群众1413人,其中有30多户,平均每户每年可增收近5000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新泉镇王家寨村不等不靠,村支两委主动发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搭建沟通平台,建立乡贤微信群,发动乡贤捐资捐建,筹集资金达3000多万元,完善抗旱排渠修建8000米,拓宽村级道路7条6600米,全村主干道全油化达68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80盏,村级亮化全覆盖,村民幸福指数日益增长。

……

“乡友乡贤的善行义举,既是精神财富、也是无形鞭策,更是行动榜样。”湘阴县委书记李镇江、县长刘世奇号召全县向乡友乡贤学习,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的燎原星火,带旺乡村烟火,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为了大力推进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行动,湘阴县成立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湘阴县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三年专项行动(2023-2025)实施方案》,专门出台乡镇商会建设实施方案,推行县级高位推动、乡镇主导行动、村组主体发动、村民乡友广泛带动,下好商会建设“全盘棋”;建强商会筹建工作组、建实乡贤乡友信息库、建好联络联谊主渠道、建立乡村变化宣传窗,激发乡贤乡友“回乡情”;坚持“屋门口”规划项目、自觉自愿认领项目、“谁出钱谁做主”建设项目、公示公开监管项目,建实捐资领建“项目库”;做好乡镇商会成立与认领项目相结合、乡镇商会成立与本地节会相结合、乡镇商会成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乡镇商会成立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奏响同心共建“大合唱”;建立健全乡镇商会规范化运行机制、认领项目建设阳光公示机制、乡村产业发展实体化运作机制、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常态化推进机制,长筑乡村振兴“健康路”。

一直热心陪同记者团采访的湘阴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胡莎丽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县15个乡镇(街道)中已成立11个乡镇商会,乡贤乡友捐资领建项目1069个、认领项目资金达到4.05亿元;新捐赠教育基金2387万元;引进湘商回归项目10个、返乡创业项目306个,全面点燃了“迎回建”的燎原之火,温情照亮了乡贤乡友回归之路,铺开筑实了乡村振兴发展之道。

一份桑梓情,既是双向奔赴,更是合作共赢。乡贤“领跑”乡村振兴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之路会越走越宽

酷暑夏日,行走在湘阴大地,对这里的乡村美景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东塘到新泉再到岭北,从樟树到鹤龙湖再到石塘、六塘,紧凑的两天时间里,走访了近半数的湘阴乡镇,切身体验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湘阴的新变化新成果,不仅仅有绿水青山的生态优美,还有产业兴旺的蓬勃态势,不仅仅有乡风民俗的淳朴厚重,更有幸福和谐的文明激荡。

让乡村成为宜业宜居的美丽家园,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贤的力量。今年来,湘阴县大力推进“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行动,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集贤聚能助力湖湘“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暨“我的家乡我建设”,探索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通过乡贤“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门”。

有数据为证,截至7月15日,湘阴县乡贤乡友捐资领建项目1059个、认领项目资金达到3.75亿元,“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燎原之火,已经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在引导乡贤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方面,湘阴为全市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不妨来湘阴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这里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念好“乡贤经”,相信在湘阴、在岳阳,乡村振兴之路会越走越宽。

投稿邮箱:hnsxtztg@sina.com
联系邮箱:hnsxt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