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湘统战网>理论园地

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23-02-17 09:13:37  来源:《求是》  作者:

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工商联作为党领导的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必须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促进“两个健康”主题积极履职尽责,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更好发挥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一、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给予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总书记先后就加强产权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等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从市场准入、营商环境、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多;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

党的二十大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深刻领悟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部署和决策意图。

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具有“56789”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总体规模和实力实现新跨越的同时,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实践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功不可没。在新征程上,续写中国奇迹新篇章,任务将更加艰巨,更需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动力和活力。

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图为2023年1月1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的一家民营企业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一批高精度特种钢带订单,全力冲刺新年“开门红”。 人民图片 王树成/摄

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看,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这深刻揭示了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中的重要地位。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持续提升,离不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民营企业的茁壮成长。

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显著优势。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人士作为我们自己人,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重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为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经验之一,把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

二、努力引导民营经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把握正确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集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谋划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和举措提供了总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我们将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洞察大势、把握方向,发挥优势、补上短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行稳致远,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些都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工商联将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顺应绿色化转型方向,把握标准化发展趋势,助推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竞争新优势,在带领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推动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促进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次作出部署。在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既是受益者,更是实践者。工商联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助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坚持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健全员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积极投身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光彩事业,热心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当好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促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前提。党的二十大强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这些重要部署必将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工商联将引导民营企业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支持和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高把握国际需求、适应国际规则、引领国际标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提高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和美誉度,在加强经贸交流、互利合作中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共同繁荣与和平发展作贡献。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充分挖掘民营企业就业潜力对缓解就业市场压力有重要作用。图为2023年1月6日,河南省一家民营企业的工人正在焊接“武汉—南昌特高压钢管塔”项目订单组装件。 人民图片 赵永涛/摄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传承发展中华商业文明。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党的二十大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支持企业家创业、激发企业家精神。工商联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光彩精神,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为传承发展中华商业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工商联将引导民营企业把绿色发展纳入长期战略,把绿色和节约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加快融入和构建绿色产业链。引导民营企业用好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和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加快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积极参与环境污染防治,助力落实“双碳”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

三、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实际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好环境成就好企业,增信心重在优环境。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并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和机制安排。各级工商联将有效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努力营造宜商惠企的政策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尊商亲商的社会环境,帮助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更好地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

及时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遇到较大困难,许多企业家对政策落地落实抱有更多期待。工商联将协同政策制定部门开展涉企政策宣传解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政策进商会、进企业,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围绕科技创新、产业扶持、绿色低碳、税费减免、社保延期、融资可及性等政策落实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民营企业季度运行状况调查,及时准确掌握民营企业政策诉求,协同相关部门推动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通过组织多层次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讲清楚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有利条件和光明前景,引导民营企业家正确认识时与势、辩证把握危和机、提振发展信心。

促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再次作出强调。工商联将继续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上下联动及与公检法司的横向协作,加强对社会化专业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用好立法协商、法律维权、法治宣传、商会调解等工作机制和载体,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上发挥积极作用。协同推出一批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改进对中小微企业的法律服务,让企业家放心创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民营企业是内贸流通的主力军,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2023年1月10日的拉萨天海夜市,人们在用餐。 新华社记者 周荻潇/摄

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明确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商联具有连接“政”和“商”的优势,在增进和规范政商交往中要发挥“黏合剂”和“防火墙”的作用。一方面,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协商平台,持续完善政企面对面、亲清直通车等品牌,扩大不同行业和规模民营企业参与的覆盖面,切实推动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通过工商联深度沟通、有效协商,形成共谋发展、共促创新的合力。另一方面,发挥工商联民主监督优势,围绕民营企业需求和企业家感受,持续改进和优化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动能。

维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党的二十大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工商联将把推动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用好各类议政建言平台,及时反映民营企业诉求,协同配合有关部门全面梳理涉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推动清理和修订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推动破除在审批许可、市场准入、招投标、要素获取等方面的隐性壁垒,把公平竞争原则落到实处。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发挥商会自治自律作用,引导民营资本健康有序发展。

协同防范化解民营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党的二十大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系统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进行了重点部署。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部分行业头部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开始暴露。工商联将把党中央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贯穿工作始终,加强与金融、网信、公安等部门的协同,持续加强稳健经营、安全发展教育,帮助企业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增强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持续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风险监测和预警,协同相关部门有效处置企业重大风险,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舆论生态是重要的发展环境。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质疑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否定民营经济地位作用的杂音噪音,工商联将持续加大对中央决策部署的宣传,正确解读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理念主张,廓清民营企业家的模糊认识,同时针对错误言论,毫不含糊地亮明态度、正本清源。加强正面宣传,广泛宣传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推出一批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

投稿邮箱:hnsxtztg@sina.com
联系邮箱:hnsxtzlx@sina.com